连绵的合黎山脉与广袤无垠的绿野相互交织,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自然画卷。一座现代化的牧场,恰似这画卷中灵动的一抹笔触。繁育员杨强,将牧场视作心灵的栖息港湾,毫无保留把满腔心血倾注于每一头牛,凭借日复一日的执着坚守,深刻诠释着对繁育事业的无尽热爱与矢志不渝的追求,2024年底荣获集团公司“奋进担当”奖。
2020年5月20日,这个洋溢着爱意的特殊日子,杨强踏入了这片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牧场。彼时,眼前那群憨态可掬却亟需精心照料的牛只,犹如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,让他瞬间体悟到繁育工作的千钧重量。尽管初涉此领域,但凭借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,他毫不犹豫地迅速投身于工作之中。
养牛是一项踏实的工作,繁育更是一项极其严谨和高责任心的工作,从产前到产后的牛体健康,到产犊接生卫生细节的把控等每个细节的把控都至关重要,整个繁育流程就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,每一环都不能出现问题。一开始他便从牛只信息记录基础工作着手,逐一仔细观察每一头牛。他轻柔地抚摸着牛的脊背,专注地端详牛的体态,认真记录下品种特性、年龄阶段、健康状况等关键信息,为后续繁育工作夯实根基。每一个数据、每一条记录,都承载着他对这份事业的敬畏之心与殷切期待。
然而,繁育并非一帆风顺,杨强在实践过程中遭遇诸多棘手难题,部分牲畜受孕率低下,如阴霾般笼罩着自己。面对这一困境,他没有气馁,也没有退缩,而是坚持学习、实践、再实践。那些日子,他常常在昏黄的灯光下,潜心查阅国内外前沿文献,密密麻麻的文字仿若他与难题博弈的有力武器。同时他积极向老师虚心求教,不放过任何细微之处。无数个日夜,他在牛舍与资料室之间往返奔波,细致入微地观察牛只的行为习性,从进食习惯到日常活动规律,逐一深入分析可能影响受孕的因素,不断进行试验与调整。最终,历经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,他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——优化配种时间与改进配种技术。此后,他精准计算牲畜的发情周期,采用更为科学高效的人工授精方法,牛只受孕率大幅提升。
在牧场这片充满灵动的土地上,新生命的诞生总是交织着希望与挑战。为确保每头幼崽平安降临,杨强常常日夜坚守在岗位上。无论寒风凛冽的冬夜,还是烈日炎炎的夏日,只要接到奶牛即将生产的消息,他便即刻赶赴现场。曾有一次,一头母牛难产,情况十万火急。杨强听闻后,不顾自身疲惫迅速展开工作,他一边轻声温柔地安抚母牛,一边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冷静的判断,小心翼翼地帮助母牛顺利产下牛犊。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,浸湿了衣衫,但他的双手始终稳稳地操作着,宛如在雕琢一件世间最珍贵的艺术品。当牛犊清脆的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,他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,那笑容如春日暖阳,驱散了所有的疲惫与辛劳。
作为牧场繁育岗位的骨干力量,杨强毫无保留地将积累的精湛技术与宝贵经验分享给同事们。他定期参加内部培训与交流活动,精心筹备每一份资料,在交流过程中他畅所欲言与同事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。面对同事们的困惑,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围绕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。在他的带动下,整个繁育团队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为牧场的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杨强,在牧场繁育员这一平凡的岗位上,用辛勤的汗水与过硬的专业知识书写着不平凡的繁育篇章。他的故事,如同一束耀眼的光芒,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奋进担当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将继续坚守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为牧场繁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,续写属于他与牧场的壮丽传奇。(王雪娇)
Copyright © 2022 甘肃月博官方网站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陇ICP备2020004712号-1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746号 XML地图
技术支持:祥洪科技